股票配资行业讨论 红九军副军长上将政委中将,为什么军长成了农民子女还去了香港?_何畏_张国焘_队伍
大家好股票配资行业讨论,我是兰台。
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支特别的红军部队——红九军,尤其是它的传奇军长——何畏。为什么说红九军是一支传奇队伍呢?因为在1955年授衔时,原红九军的副军长许世友被授予了上将军衔,政委詹才芳也获得了中将军衔。然而,唯一缺席的是红九军的军长——何畏。
或许你会想,难道是何畏牺牲了?其实并不是。事实是,1955年时,何畏不仅活得好好的,而且仍然生活在海南老家,直到1960年才去世。那么,为什么他没有出现在那次授衔仪式上,反而成了一个普通农民呢?答案很简单——因为何畏在1938年主动脱离了革命队伍,换句话说,他“开小差”了。
接下来,兰台就来给大家详细说一说何畏的故事。
何畏,原名何世富,1900年生于广东省海南乐会县玉堂村(现琼海市博鳌镇朝烈村委会玉堂村)。在他的家庭中,祖母是越南人,因此他身上有1/8的越南血统。3岁时,他跟随父亲何良炳来到英属马来亚(现在的马来西亚),并就读于当地的华人学校。
展开剩余80%何畏的革命生涯开始得很早。20岁时,他加入了马来亚共产党,并且成为了最早一批马共的领导人之一。由于他积极参与反抗英国殖民政府的斗争,最终被捕并驱逐出境。被迫回国后,何畏考入了厦门大学。大学毕业后,他按组织的安排,前往香港继续从事革命工作。1925年6月,香港爆发了响应五卅大罢工的革命活动,何畏便是其中的组织者之一。尽管这次行动非常成功,但香港显然不再适合他留下。于是,他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五期,成为为数不多的有大学文凭的学生。
1927年5月,何畏从黄埔军校毕业后,便参加了广州起义,并在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广州起义失败后,何畏被派到越南参与游击战,与越南革命党人联合对抗法国军队。到了1929年,广西的政治局势发生了变化,何畏也因此被组织安排到广西从事兵运工作。
他在百色起义中表现突出,成为红七军的营长,因其敢打敢拼,屡次冲锋在前,赢得了“拼命三郎”与“小诸葛”的美誉。1932年,何畏被调到红四方面军,参与了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斗争,并屡次参与西征与川陕苏区的反击战,表现出色,成为红四方面军的顶尖将领。
凭借着卓越的作战经验,何畏迅速脱颖而出。他虽是黄埔军校毕业生,学识渊博,但始终保持着亲历前线的姿态,每战必冲锋,深得部下的爱戴。到此为止,何畏的革命生涯简直可以用“光辉岁月”来形容——参与过马来亚革命、黄埔军校战斗、省港大罢工、北伐战争、广州起义、百色起义等历史性事件。
如果不是后来的种种变故,凭借这些丰功伟业,1955年授衔时,何畏绝对可以获得大将的荣誉。那么,是什么让他错过了这个机会呢?
何畏能从一个营团级军官一跃成为四方面军的核心将领,离不开张国焘的提拔。学术界普遍认为,何畏与张国焘之间有着相似的背景和志向,张国焘毕业于北大,而何畏则是厦门大学的校友。两人都曾在革命阵营内担任重要职务,因此在四方面军中有着较高的声望。张国焘看中了何畏的才能,并将他重用,而何畏也凭此机会一跃而上。
张国焘极为看重何畏,甚至超过了其他将领。历史记载中,四方面军里没有人敢与张国焘顶撞,而何畏却敢与他拍桌子,张国焘对此也无可奈何。然而,这种“知遇之恩”也让何畏在后来的长征中走得越来越近张国焘的阵营。期间,他多次为张国焘的错误决策站台,甚至一度想要与中央红军为敌。
长征结束后,中央红军进入陕北,何畏被任命为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。这个职务并不低,刘伯承和罗瑞卿等人也曾担任过副校长。何畏并未因自己的过失而被严厉处理,反而得到了尊重。
然而,1938年,张国焘叛逃,投靠了蒋介石。何畏的处境变得尴尬,他最终选择主动脱离革命队伍,成为一名“逃兵”。与张国焘不同,何畏并没有全心效忠蒋介石,而是接受了蒋介石给予的金钱,但并未与革命为敌。
何畏脱离革命队伍后,他的下落一直是个谜。直到1946年,他与老家海南的妻子曾国彩恢复联系,曾国彩这才得知他在广州娶了新妻,并有了孩子。此后,何畏一直未回老家,而是选择与新妻生活。1955年,因与妻子发生矛盾,他决定返回海南老家,过起了普通农民的生活。
在海南,何畏低调过日子。他从事过木工、泥水工等劳动工作,也担任村里的业余辅导老师,教授普通话和歌曲。尽管如此,他从不谈及自己过去的革命经历。直到临终前,他才向妻子透露了自己的过往,曾国彩才知晓他的革命历史。何畏最终于1960年去世,享年60岁。
今天,回顾何畏的一生,兰台认为他依然是革命的一员,只是在张国焘的引导下犯了错误,最终选择了“开小差”。如果他当时没有过于胆小,勇敢地站出来,可能结局会截然不同。
大家怎么看何畏的一生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END股票配资行业讨论
发布于:天津市热丰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